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师资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周边地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太平洋学会地缘政治分会副会长,讲 授“世界地理”、“地缘政治与亚太地理”、“地缘环境理论与方法”、“经济全球化研究”等课程,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其中第一完成人1项)、二等奖2项(其中第一完成人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全球化与地缘环 境,曾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子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重大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著有《“一带一路”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国周边地缘环境信息系统》等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研究领域:人文地理
男,汉族,甘肃庆阳人,1969年生,理学博士。2012-2013年在北京大学环境金沙作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内高级访问学者。曾担任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97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国家“九五”优秀科学技术成果1项,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2项,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主编和参编出版《城市适度人口容量:理论、方法与应用》等学术著作5部,在《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学报》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现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管理、资源环境与GIS应用 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
研究领域: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
1972年出生,青海师范大学金沙贵宾会尊享每一刻线路检测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人文地理,旅游地理教学,主要承担了《人文地理》,《导游业务》,《旅游商品学》等7门课程的教学。主持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和科技厅应 用基础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青海省科技厅项目8项,参与编写《生物地理》、《青海导游词》等教材5本,发表论文20余篇。
女,汉族,1968年出生,山西省运城市人,副教授,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其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区域发展。近5年来主持,参与科研项目6项,其中主持省科技厅项目2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 科研项目3项。
研究领域: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区域发展
女,汉族,1976年出生,青海省贵德县人,副教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人文地理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集约利用。主要承担《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课程,近年来参与科研项目6项,已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青海环境》、《文化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研究领域: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集约利用
女,汉族,1990年5月生,城乡规划学硕士。2008-2013年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攻读本科学位;2013-2016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6年于金沙贵宾会尊享每一刻线路检测任教。现从事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方面的研究教研工作,主要承担《城市总体规划》、 《居住区规划与设计》、《规划导论》等教学课程以及本科生人文地理与城市认知实习指导任务。参与甘肃省灵台县总体规划、西安 国际港务区城市设计、环千湖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等十余项横向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城乡规划与设计
男,汉族,1988年10月出生,陕西西安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海省高端创新千人计划拔尖人才。主要从事人文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多项、服务社会项目十余项,在《地理科学》、《农业工程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经济地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2部。
男,1987年生,甘肃兰州人,汉族,兰州大学博士,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引进拔尖人才,现为金沙贵宾会尊享每一刻线路检测讲师,主要承担《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地图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人口与交通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主持中央高校基金优秀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编写敦煌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甘肃陇东南地区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总体规划、兰州市西固区循环经济规划、甘肃省甘州区十三五规划、等十余项横向课题研究。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论文十余篇。
姜璐,1989年生,中共党员。2007年本科就读于兰州大学,2011年获学士学位;同年9月保送为兰州大学研究生,并于2013年获硕士学位,2019年12月获兰州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人文地理学),期间受国家公派留学项目资助,赴英国伦敦大学金沙(UCL,专业领域世界排名前3)博士联合培养1年。现任青海师范大学地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青海省“昆仑人才·高端人才”拔尖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史培军教授)。兼任英国伦敦大学金沙荣誉研究助理、高科院高原能源产业与生态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主要以“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为核心主题开展系列研究工作,重点方向为区域能源消费活动的集成分析、碳排放风险、环境灾害以及“双碳”战略决策等。已合作发表学术论文47篇(SCI论文22篇,中文论文25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3篇(JCR-1区8篇, Top期刊5篇),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1部。主持科研项目9项、参加国家重大项目1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金沙专项发展资金项目以及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等。科研成果获省部级领导批示5次。授权实用型发明专利1项(第1人),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
研究领域:能源经济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女,汉族,1992年生,四川绵阳人。202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承担《城市总体规划》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演变、自然地理综合研究,涉及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人地关系、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响应等相关研究。近年来,参与相关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要成果在The Holocene、《地理学报》、《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
研究领域:环境演变、自然地理综合研究